摇头丸是一种毒品,吸食之后由于迅速消耗神经中枢的血清素,引发部分肌肉失控抽搐,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导致心脏病、肾衰竭、视听幻觉乃至死亡。危害如此巨大的毒品,何以再次引起精神科医生的兴趣,并进入临床试验?
一、被禁用的毒品
摇头丸是一种毒品,其主要成分是MDMA,即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长期服用摇头丸还会造成强烈的精神成瘾,引起神经退行性改变,导致精神疾病、心脏病、肾衰竭、视听幻觉乃至死亡等。摇头丸极难戒除,在戒断者中有高达95%的复吸率。这也是为什么在绝大多数国家,持有及使用摇头丸均为非法、并会受到严厉打击的缘故。
MDMA作为一种精神药物,最早在1978年引起了美国精神病学家的注意。研究者发现,这类药物能够起到减轻焦虑、提升人际关系的作用。然而同时,它所带来的情绪高涨、幻觉等一系列副作用使得MDMA很快走出实验室和临床环境,走向年轻人群体特别是学生和白领。
随着摇头丸强烈副作用造成的伤害以及导致死亡的案例不断出现,MDMA于1988年被美国禁毒署永久列为一级管制药物,即具有高度滥用性并禁止医疗使用的化学物质。
1994年,摇头丸通过中国香港流入国内。两年后,联合国禁毒署在上海召开国际兴奋剂专家会议,会议达成共识,认为摇头丸等苯丙胺类兴奋剂将成为未来最广为流行的毒品。1997年,吸毒贩毒入刑。运输、使用、贩卖、制造毒品被列入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那么,危害如此巨大的毒药又是如何再次冲破禁忌,进入精神科医生和研究者视野的呢?
二、潜在的辅助治疗价值
2017年5月,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杂志报道了MDMA对于创伤后应激综合征(PTSD)的定向疗效。一项临床二期实验在同年的致幻剂学会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在这项实验中,107位患有PTSD的病人接受了MDMA辅助的心理治疗。与服用安慰剂并进行心理治疗的对照组相比,67%的病人不再复发,而前者有23%不再复发。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美国食品及药品局的关注,并建议研究者开展临床三期试验,以获得最终药物上市许可。
这并不是该领域的唯一研究。今年五月,《柳叶刀精神病学》上发表了一项小型研究,是在美国致幻药物研究综合学科协会(MAPS)的两项研究基础上进行的。再加上此前的六项研究,都是为了专门调研MDMA在创伤应激综合征上的“突破性”应用。
三、受到严格控制的临床试验
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上的这项研究,由医生、科学家和一批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完成,研究对象纳入了26名美国退伍公职人员,包括军人和警察,均患有创伤应激综合征。在治疗中,研究人员提供了密集的心理治疗服务,同时采用少量MDMA进行辅助治疗,发现没有造成负面影响。
研究人员在双盲条件下(即给药者和病人均不知情的状况),给26位病人随机分配了30、75和125毫克三种剂量的致幻剂。不过服用MDMA之前,这些病人均要参与3次、每次90分钟的心理治疗以建立和咨询师的连接关系。
在服用MDMA的环节中,参与者需要经历长达8小时的特殊心理治疗环节。治疗结束后,他们需要接受一晚观察,随后一周电话回访,以及另外三次90分钟心理治疗环节,以帮助病人对经历的治疗做出完整认知。在整个干预过程中,每位病人都经历了总时长达到18小时的非药物辅助治疗和16-24小时,即2至3次的药物辅助治疗。
结果让研究者十分惊喜。第二次干预一个月后,中度和高度剂量的实验组出现了显著的好转情况,两组被试分别有86%和58%的成员不再符合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相比之下,低剂量被试组出现的好转则不甚明显(29%)。当然,MDMA相关的安全有效性还需要临床三期试验进行大规模验证。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MDMA类的致幻剂就可以随意用来治疗精神疾病。
研究者强调,一方面,这类药物辅助治疗需要严格的医疗和心理准备工作,以向病人提供充足的帮助和支持,在受过特殊训练的咨询师指导下,MDMA能够帮助PTSD病人在感到安全的状况下再次回忆和经历极端负面的情绪。
另一方面,在这类药物辅助治疗中,MDMA通常只在非常短暂的期限、以严格控制的小药量中进行使用,以将成瘾风险降到最低。值得注意的是,MDMA在作为毒品出现时,由于常与其他化学物质包括一起出现,对人体造成的毒性伤害会成倍增长,造成认知能力和神经细胞不可逆转的伤害。
另外,在这一研究中三组药量的被试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体验,包括焦虑、头痛、失眠、肌肉僵直等。其中短暂的自杀念头增强等。其中,在中小药量的被试组中,86%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消极经验。
对于接受心理治疗的病人,在严格控制下服用MDMA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根据《自然》杂志2017年的报道,一位MDMA临床试验的负责人MichaelMithoefer借助一段相关治疗的病人视频,表示这是与以往传统治疗方法完全不同、并且具有强烈效果的经历。该病人服用MDMA后,回忆了他在伊拉克时军事吉普车遭遇爆炸的场景,虽然这段回忆令他感到紧张,但仍然相信自己是安全的,他说“我感到往事涌起,但又像风沙一般吹散。”Mithoefer表示数年后,这一病人的PTSD未曾再复发。
小结
苯丙胺类致幻剂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对于创伤后应激反应综合征的功效,在近年重新受到关注以后引起了临床研究者和精神科医生们的强烈兴趣。不过,必须要指出,MDMA这种药物在世界上造成的危害仍远远大于益处。如何将“毒药”发挥价值,还需要临床三期大规模实验的验证,以及社会广泛的讨论。
部份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